奈莲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百四十六章 当众举报,大明1662,奈莲,第八区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孙永方并不是在溜须拍马,当初被掳来南洋的时候,他心中也十分愤怒和不安。

他原本以为朱慈爝就是南洋上的海盗,他们孙家是因为得罪了人,才沦落至此。

可是当孙家一群人从船舱下登岸之后,几乎所有人都改变了想法。

孙家的几个姐妹,被分配到了纺织厂。

又因为二妹妹孙薇会刺绣,所以还去了精品组。

大户女子,每日里学刺绣是最基本的,但在她们的观念里,这不过是让夫家高看一眼的筹码罢了。

这些刺绣的手艺,不过是女子身上无足轻重的东西。

但是在阿鲁苏丹,会刺绣是一门很好的活计。不仅仅能够养活自己,甚至还能开班授课,教授其他女子。

工厂不仅每月固定给他们发薪水,还会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。

但最重要的是,孙家的每一个人到这里,都是自由的。

朱慈爝当初在船上说的那番话,顶多算是恫吓而已。他不是个喜欢连坐的人,更不会真的要他们为孙老爷做的事偿还代价。

但是想过那种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的日子肯定不可能了。

每个人都需要劳动,但是劳动也带给每一个人尊重。

或许对男人们来说,这份尊重其实不算什么,但是对所有的女眷而言,只要呼吸过自由的空间,几乎很难有人还会对这里产生恶感。

而对孙永方而言,他也是慢慢被妹妹说服的。

反正怎么也离不开这座海岛了,还不如想办法尽量让自己过得好一些。

孙永方识字,当初要不是因为身体原因,说不定是能中秀才的。

会认字,读过书的人,学习朱慈爝的那一套简体字和白话文章也就更快。

毕竟死记硬背,就连四书五经这样的大块头都能背下来,还要连同经义和注释都要烂熟于心。

这不仅仅是靠勤奋和苦工就能做到的,非要一点过目不忘的天赋不可。

孙永方也正是靠着这一点天赋,很快就将朱慈爝的课本给读熟了。

而且孙永方可能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科举人,但对朱慈爝的教材,却把握的很好。

这些如同日常说话一样的白话文,只要略微有一点技巧,就能倒背如流了。

孙永方将这套背诵方法分享出去,很快他自己毕业后,成了更低年级的老师。

在他手底下的学生百分百的几个之后,孙永方又一次成了高年级的教师。

半年后,孙永方也参与了这次的封赏晚宴。

朱慈爝并不在意对方的来历,更在意对方做了些什么。

“如今阿鲁苏丹一共有三所学校,学校的学生有四百多人,教授的学科很杂,里头的技术人员太少。”

“但是基本上整个苏禄苏丹,扫盲率大概在百分之四十。”孙永方说道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无暇天书

殷谋师